活熊取膽牟暴利 華夏文明剩多少
福建一家「活熊取膽」企業謀求上市,引起海內外強烈關注,亞洲動物基金會和國內逾百名專欄作家分別發表或聯署聲明,要求停止以殘酷殺戮牟取暴利。然而,有專家卻公開替虐畜行為辯護,稱「活熊取膽」沒有痛苦。專家替商家當吹鼓手,睜眼說瞎話,他們又怎麼知道熊沒有痛苦?
據報道,該企業自設黑熊養殖基地,以引流活熊膽汁的殘忍方法生產熊膽粉、熊膽茶等熊膽產品,而申請上市募集資金,也是為了擴大生產熊膽產品的規模。面對海內外一片指摘,全國中藥協會會長、原中藥管理局副局長房書亭近日公開替該企業辯護,稱活熊取膽汁,「就像開自來水管一樣簡單,自然、無痛,甚至還很舒服。」
按該專家的說法,活熊取膽既無害又舒服,熊膽汁又能造福人類,何樂而不為。但民眾看到的卻是極殘忍的「活熊插管採膽汁」的畫面,這些黑熊自幼被禁錮在狹小鐵籠裏,飽受摧殘和折磨,當導管直接插入黑熊膽中,膽汁源源不斷流出時,牠們無不發出哀嚎直甩腦袋,這難道是「很舒服」的感覺?
殘害生靈 褻瀆文明
更悽慘的是,作為瀕臨滅種的二級保護動物,黑熊在短暫的生命中被不斷地抽取膽汁,生命只有正常黑熊的一半,而且大多死於肝癌、心肺衰竭等疾病。活熊取膽,表面上是幫助人類治病,祛除痛苦,實際是以殺戮動物來牟取暴利,是一種喪失倫理道德的殘忍手段,世界不少國家都明令禁止。反觀中國,近年熊膽生產企業愈做愈大,現已到了上市圈錢的地步。
其實,在中華傳統的醫學大典裏,熊膽可入藥,卻並非救命良藥,只是用於治療小兒熱盛驚風等疾的普通藥,從《黃帝內經》到《傷寒論》、《溫病條辨》的數百方劑中都不見熊膽蹤影,兩千多年也未見多少醫家用熊膽配藥,而現代科技早已破解熊膽成分,有很多廉價替代品,根本用不着「活熊取膽」。商家誇大熊膽功效,無非是藉「熊膽」唬人,以賺取高額利潤。
在一個文明社會,每個生命都應得到尊重,中國自吹建設和諧社會,達致和諧自然。卻偏偏有人要以卑鄙手段殘害可憐的生靈,賺取黑心錢,這是對人類文明的褻瀆。
事實上,活熊取膽不是孤立現象,當今神州世風日下,金錢為上,動物也已淪為人們賺錢的工具。據亞洲動物基金會的調查發現,中國許多動物園只顧經濟效益,完全漠視動物生存權利,老虎、獅子普遍營養不良甚至餓死,有的長期被毒打,甚至被安排動物雜交,動物園藉誕下畸形動物賺錢。
你可以不愛我,但請你不要傷害我。一家活熊取膽企業謀求上市,這究竟是企業喪失道德,還是社會喪失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