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駐外使館遇襲 德黑蘭難脫嫌疑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掄起制裁大棒,冀能迫使伊朗停止濃縮鈾提煉活動,以色列方面更不排除單方面採取軍事打擊行動,空襲伊朗地下核設施。這邊廂,伊朗一度威脅封鎖中東石油咽喉霍爾木茲海峽,及後卻着力淡化事件,未到最後關頭,該國也不會自斷石油出口財路。那邊廂,美國總統奧巴馬爭取角逐連任,未敢貿然向伊朗動武,以方欠缺華府配合,在伊朗核問題上的強硬回應,暫時看來只限於口頭。

雖然伊朗與以色列均看彼此不順眼,但是兩國對全面爆發軍事衝突同樣有所顧忌,雙方透過其他手段打擊對方的事件有否顯著增加,值得留意。伊朗聲稱該國多名核科學家遇害,是以色列特工所為,以色列駐印度和格魯吉亞的使館和有關人員周一遇襲,襲擊手法與伊朗核科學家遇害事件有類同之處,令人懷疑伊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向以色列報復。

印度官方消息指,新德里的襲擊事件由一名騎電單車的兇徒發動,一架載着以色列官員妻子的車輛等候轉燈時,兇徒用磁石將爆炸裝置固定在車身後方並立刻離開,四至五秒後發生爆炸,事發過程與伊朗口中所說的核科學家遇害事件類同。

以色列指襲擊事件為伊朗及真主黨所為,伊朗否認有關指控,反指這是以色列針對該國的心理戰,印方認為不宜過早下定論,並強調印度本土保安無問題。有分析認為,印度本土保安千瘡百孔,難怪外部勢力將印度變成殺戮戰場。退一步說,作為伊朗石油主要買家的印度,頂着國際社會壓力拒絕配合石油禁運,計劃改用印度盧比及承接伊朗基建工程繼續向伊朗購買石油,即使伊朗想向以色列還以顏色,也犯不着給雪中送炭的印度添麻煩。

伊朗與以色列積怨極深,以方駐外使館遇襲,伊朗難脫嫌疑。問題是,伊朗嫌疑多大,也不能一口咬定事件為該國所為,更何況,「阿拉伯之春」令中東反以情緒變本加厲,以色列在區內樹敵甚眾,不能排除其他反以勢力,利用當前以伊的緊張關係渾水摸魚。

本月十二日即事發前一日,是黎巴嫩真主黨前軍事領袖伊馬德.穆格尼耶遇刺四周年紀念,真主黨一口咬定是以方策動襲擊,而印度贊成聯合國安理會通過譴責敍利亞的決議,可能激怒敍利亞的真主黨成員,以國駐印使館車輛遇襲,真主黨嫌疑也不小。中東局勢空前混亂,很難一本通書看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