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中馬在南海較易談判

跟菲律賓和越南相比,馬來西亞在南海的姿態溫和許多。越南和菲律賓都大打民族情緒牌,向國民宣示守土有責,言下之意,是為了領土不惜一戰;馬來西亞也爭,但底牌是共同開發,所以和中國有較多的共同語言。

地緣上,馬來西亞跟南海更加是息息相關。馬來西亞給南海一分為二,故它向來特別重視南海開發。早在六十年代,馬國就在具爭議的南海海域開發油氣田,一九六八年,便把八萬多平方公里的海域劃為礦區,並引入美資蜆殼石油負責鑽探,而且大有收穫,發現儲量達到五千億立方米、年產量達一百億立方米的龐大氣田;後來,馬國特意在此建造一個年產五百多萬噸液化天然氣的加工廠。

馬來亞西在南海得嘗甜頭後,在八十年代加大力度開發,並且由鑽探層次提升到主權宣示。

首先,馬國在自己出版的地圖上把南海南樂暗沙、校尉暗沙、司令礁等十二個小礁岩區劃入版圖。

接着,馬國在八○年開始陸續頒布四部有關南海管治、開發及主權擁有的法令,務求做到它在該海域的管轄有法可依。以上雖然是自說自話,但也為馬國力爭南海提供了本國法律的依據。

第三招是加大力度開發這些海域,並且在這些島礁少量駐兵,商業和軍事齊頭並進。馬國花了上億馬幣經營南海礁群,甚至拓展旅遊業,讓外界認為馬來西亞控制該海域是既成事實。

最後就是高官巡視。馬來西亞時任總理馬哈蒂爾起碼兩次登礁視察,最高元首也多次巡視島礁及檢閱儀仗隊伍,以展示保護這些島礁的決心。

底牌也是共同開發

馬來西亞要爭,但比較文明,較少像越南和菲律賓那樣講打講殺。其實,馬國和其他東盟國家也簽過共同開發的協議,大家如果取得諒解並簽署條約,可以均分權益、共同開發,但大前提是馬國得承認這是爭議範圍,而不是馬國認為獨佔的領域。

馬來西亞針對南海,底牌是共同開發,這點較為近似中國的原則,而它也不排除雙邊談判解決。馬國也知很難抗衡中國,故在單對單的雙邊談判之外,盡量拉入東盟作擋箭牌,希望能以東盟為談判的平台,聯合東盟之力跟中國討價還價。

中國對南海,是以國家安全作為戰略考慮,能源和經濟利益是放在第二位,這種立場和馬來西亞有較大的共同點。因此,中國跟馬國打交道,一定比越、菲兩國易得多。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