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殺校留後患 民工子弟有誰憐

農民工是中國崛起功臣,他們的汗水與鮮血成就了經濟發展的奇迹,然而他們備受歧視,其子女亦難以獲得平等教育機會,甚至淪為社會棄兒,彰顯教育領域的不公不義。

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半年前曾發生致命火災,當地三十一家民工子弟幼兒園事後被關閉。該鎮約有十萬名外來民工聚居,其中幼兒超過一萬。設施簡陋但價格便宜的私營幼兒園被停業,而當地公辦正規幼兒園只有兩家,由於費用高昂及優先招收本市戶口孩子,囊中羞澀的外地民工迫於無奈,有的不得不把子女送回老家,更多人只能把孩子帶到自己的工作場所。

當局承諾會調整收費和增加幼兒園數目,但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也就是說,這些可憐的孩子還要在危機四伏的縫紉機旁、洗衣房裏,伴着噪音和灰塵再熬至少一年。

農民工子弟遭歧視,求學艱難,是普遍現象。湖北武漢當局日前關閉了外來民工聚居區近三十家存在安全隱患的無證幼兒園,三千多名民工子女因為父母無法承受公辦幼兒園翻一番的收費,正面臨無書可讀、無處可去的困境。

教育敗筆 形象污點

校園整改本是為了保障孩子安全,結果卻把他們遺棄於更不安全,隨時淪為街童的環境中。民工子女受教育權利普遍被忽視,凸顯教育不公,政策向城市及富裕階層過分傾斜的現狀。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曾幾何時,政府承諾為兒童發展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確保他們不因地域、民族、身體狀況、家庭財產狀況等受到任何歧視,讓所有兒童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然而在兒童早期發展方面,城鄉之間卻極不平衡。

一項針對廣州、武漢、深圳、杭州、宜昌、東莞等六個城市的調查顯示,學前教育階段民工子女進入公辦幼兒園的比例不足兩成。

內地教育經費本已捉襟見肘,其中投入學前教育的比例更低於百分之二。資源長期不足,公辦幼兒園和小學根本無暇顧及非城鎮戶口的民工子女,民辦教育機構幾乎是唯一選擇。

然而,官員們為了樹政績、保烏紗,一方面拒絕增加投入改善教育設施,另一方面又以一刀切手法,鐵腕整治設施不符安全標準的學校和幼兒園,變相扼殺了民工子女接受公平教育的機會。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窮人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走向社會的第一個階梯就遭遇排斥,對這些孩子的學業發展與身心健康,勢必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

中國可以花上千億辦奧運、亞運、大運,也可以斥巨資在非洲建希望小學,向外國學校贈送校車,卻無法給民工子女一張像樣的書桌、一個安靜的教室、一輛安全的校車,這不僅是中國教育的最大敗筆,更是國家形象的最大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