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剛落幕 藍天已不見

深圳大運落幕不到兩天,珠三角空氣質素就已打回原形,藍天白雲不再,烏煙瘴氣重現,連帶香港也是一片灰蒙蒙。事實證明,廣東空氣污染積重難返,單靠舉辦盛事,或者「騰籠換鳥」,根本無濟於事。

大運過後,享受了十多天藍天白雲的深圳市民,再次回到陰沉的灰霾天氣,當地近日的空氣污染指數,較大運期間整整高出一倍。據專家分析,除風向變化外,東莞等工業城市吹來嚴重污染物,以及車輛開禁上路造成尾氣大量排放,加劇深圳的空氣污染。有市民感嘆,「藍天白雲隨着運動員一起遠去,真希望天天都是大運會!」

為了辦好深圳大運,給外界一個花團錦簇、道路暢通的城市形象,廣東當局不惜傾全省之力,從「穿衣戴帽」到修路綠化,從關停工廠到限制車輛,以行政手段和昂貴代價,換來幾天「好日子」,可惜這都是表面工夫,治標不治本,與提升產業、降低污染毫無關係。盛事結束,一切如舊,老百姓只能吞食面子工程留下的苦果。

污染嚴峻 危及港澳

如此折騰豈止深圳大運,近年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和廣州亞運,哪次不是以藍天白雲、空氣品質創最佳紀錄為開局?哪次盛事結束後不是漫天灰塵,招來百姓怨聲載道?奧運結束,京城陷入沙塵包圍;世博落幕,上海五千工地開工;亞運收場,廣州塞車如舊。

事實證明,這個盛事那個盛事可以為當局贏得短暫風光,但不能從根本上改造城市,注入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杜絕污染,建造人居環境,事關中華民族子孫後代的福祉,為政者只有下狠心、落重藥,才能有所作為,否則,單是粉飾櫥窗一番,又有何意義?

近日,「維基解密」網站披露了兩年前美國駐廣州領事館的機密電文,稱廣東空氣和水污染程度十分嚴重,超過一成食水資源未達國家標準,廣州市更高達兩成四,逾半由廣州排出的污水未經處理。這些數據怵目驚心,表明廣東工業污染已近臨界,包括香港市民在內的珠三角民眾的生命健康已受到嚴重威脅。

廣東作為全國經濟第一省,環境污染一直居全國之首,當局嘴上大唱「科學發展」,做的卻是「經濟要上,環保要讓」。省委書記汪洋初掌粵省時,信誓旦旦力主廣東要「騰籠換鳥」,殺開血路,盡快實現經濟轉型,但一陣風過後,金融海嘯殺來,「騰籠換鳥」無疾而終,污染行業在當局的默許下重整旗鼓,貽害百姓。

其實,如果各級官員能拿出辦盛事的幹勁來治理污染,中華大地何至於落到今天處處殘山剩水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