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橫空出世 血性還剩幾分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昨日出海試航,舉國關注。神兵利器雖在手,中華血性剩幾何?如果航母只能用於閱兵,而不是用於保家衞國,中國海疆何時才能恢復平靜?

令人費解的是,今次航母出海試航既不是黃道吉日,亦非良景佳辰。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講究師出有名,擇日而行。周邊強敵中,日本霸佔中國釣魚島,又將中國當作頭號假想敵,中國應該針鋒相對,在八月十五日日本二戰投降日當天舉行海試,擺明車馬,震懾日本的挑釁行徑。

另外,據說官方有意將中國首艘航母命名為「天津號」,理由是天津與中國近代海軍有密切聯繫,譬如,天津是北洋水師成軍時的重要基地,其主力艦艇「定遠」、「鎮遠」、「濟遠」都是在天津大沽海面接收的。這些理由顯然荒謬透頂。

北洋水師雖然曾是東亞各國海軍的第一勁旅,但也腐敗透頂,雖坐擁當時第一流的鐵甲艦,但在甲午之役全軍覆沒,鎮遠艦還被日軍俘虜,成為靶艦最終被拆解,其鐵鏈、鐵錨陳列於日本上野公園,淪為中國國恥。中國第一艘航母的命名,居然採用與北洋艦隊淵源極深的天津,這並非吉兆,難道中國海軍要重蹈北洋水師當年覆轍?

師出無名 自尋晦氣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橫空出世,本應是揚國威軍威的大事,但是中國軍方在新聞發布會上,居然不敢理直氣壯地宣布航母是用於保家衞國,維護海權,反而說甚麼用於科研與訓練,讓國人大失所望。如今海試日期又師出無名,航母命名更是自尋晦氣,中國第一艘航母出師未捷身先辱,令人無法看好其前景。

對中國國防安全而言,現在的問題並不是擁有多少撒手鐧武器,而是決策層還有多少血性。不管武器如何先進,能否真正發揮武器功效的是人,尤其是決策層。如果北京決策層膽小怕事,不敢與強手相搏,再先進的武器也只能是一堆廢銅爛鐵;反之,如果決策層膽大心細,敢搏敢拚,落後的武器也能發揮出驚人功效。

中國海軍近年不僅從俄羅斯購買了現代艦艇,還推出了中華神盾艦,以及新一代的核動力潛艇,可惜這些先進的海軍裝備未能有效維護本國海疆安全,在釣魚島和南海諸島相繼告急的情況下,中國海軍卻到亞丁灣打海盜,避難就易,捨近求遠,這一做法實在讓國人氣餒。

毛澤東當年說過,美國是鋼多氣少,所以是紙老虎,而中國則是鋼少氣多,因此敢跟美國叫板。如今的中國,鋼也不少了,但氣勢卻低頹,面對國家核心利益被不斷侵犯,不敢拍案而起直面反擊,手中的武器也成為擺設。所以,航母雖然橫空出世,但恐怕其最大作用只是作閱兵道具,成為官方媒體口中大國崛起的象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