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西方中東戰略大細超

巴林的反政府運動仍然不息,鄰國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派遣軍警協助維持治安。作為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沙、阿履行該委員會聯防條款,應巴林要求派兵支援。儘管巴林政府稱鄰國軍隊只負責保護重要設施,反對派則認為外國部隊是佔領軍。

事實上,巴林不是面對外敵入侵,而是因無法有效應對內亂而要求盟國出兵,即使外軍不直接介入,也有力挺飽受挑戰的巴林統治階層之意。鄰國部隊進駐巴林,並未受美國等西方國家批評,華府除了要求有關方面克制,並無太大反應,跟它們就利比亞內戰的強烈反應真有天淵之別。試想,假如有與利比亞友好的鄰國派兵協助卡達菲平亂,西方主導下的國際社會會否默不作聲?海灣各國是西方的重要盟友,其穩定至關重要,西方國家實在不願見到它們倒下,畢竟在西方眼中它們的分量跟利比亞不同。

政治風暴 凸顯衰落

據報,有巴林人表示歡迎沙特等國派兵進駐,因為群眾運動已破壞社會秩序,街上甚至出現什葉派民眾架設關卡檢查身份證,以分辨其教派身份。這是十分危險的,以埃及為例,自穆巴拉克倒台後,一向穩定的教派關係已動搖,少數基督徒被針對;作為巴林國內的少數遜尼派教民亦開始擔心。

對於沙特來說,派兵決定反映利雅得當局憂慮巴林反政府運動可能蔓延到沙特東部,觸發當地什葉派社區有樣學樣,挑戰沙特家族的統治。雖然沙特不再是美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但它在地區經濟和全球的戰略地位仍然舉足輕重。

整體而言,海灣國家都是西方的盟國,美國除了繼續支持,似乎別無他法。華府就近月來阿拉伯政府大風暴的反應,其實十分被動、無奈。有部分人因為意識形態,難免想到民主化浪潮席捲中東是大好事,但民主化的結果很可能危害美國的核心利益,而美國亦不能像以往那樣有效干預事態發展。可見政治風暴的出現並不是西方價值的勝利,反倒凸顯西方勢力的衰落。

利國局勢 無能為力

此外親卡達菲部隊似乎回復狀態,猛攻反政府部隊。目前看來,卡達菲或有可能擊敗反對派。西方國家和阿拉伯聯盟提出在利比亞上空設立禁飛區,經過一番爭論後終獲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姑勿論利比亞內戰結果如何,尤其是對美國而言,經過小布殊時代的慘痛經歷後,華府已失去大規模軍事干預他國的決心;而歐盟則顯出其在安全問題上一貫的無能為力,惟有眼白白看着卡達菲施暴。西方人戒不掉的炮艦外交壞習慣,很明顯地已經被歷史遺棄了。

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