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大門朝南開 民工子女莫進來

廣東省團委日前聯同幾家傳媒聯合發起「圓夢計劃」,在廣東遴選一百多名新生代農民工,免費入讀北京大學網絡學院,接受本科學歷教育。

官方傳媒對該計劃高度評價,聲稱「 上大學,上北大,曾是多少農民工可望而不可及的夢,如今夢想即將變成現實。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一扇扇曾對農民工緊閉的大學校門正在漸次敞開,讓那些有夢的農民工看到夢想實現的希望」。

事實是否如此呢?此計劃旨在喚起社會各界對農民工教育問題的關注,無疑用心良苦。然而,區區一百個名額,對於數以億計無緣於高等教育的農民工來說,不啻杯水車薪,所謂圓夢,實在言過其實。

事實上,安排少數農民工上大學,根本無法掩蓋內地教育界長期存在歧視農民工子女的不公平現實。在接受教育問題上,農民工子女從來就站在不公平的起跑線上,據統計,全國農民工子女失學率接近一成,有近百萬人未能及時入學。

由於沒有城市戶口,農民工子女只能上農民工子女學校。這些學校校舍簡陋,師資、設備更與公立學校不可同日而語。近年部分城市放鬆對農民工子女入讀公立學校的限制,但又別出心裁地在校內設專門校區,把他們與城市學生分隔。在條件惡劣又飽受歧視情況下,農民工子女無法與城市學生公平競爭,考上大學者寥寥無幾,即使有人僥倖突圍,卻常常因收費高昂而難以完成學業。

飽受歧視 無力競爭

農民工子女讀書難近年成為輿論關注焦點,當局曾承諾盡快採取措施,但是雷聲大雨點小,情況沒有得到改善。究其原因,是各級政府根本沒有把此問題提到議事日程,官員們只是在輿論強烈批評時做做騷,風頭一過,一切照舊。

就在「圓夢計劃」推出的同時,雲南一批大學畢業生有感於農民工子女求學難,成立平民教社,利用業餘時間義務輔導,深受農民工歡迎,豈料日前忽然被教育局勒令停辦,理由是「未經教育部門註冊擅自辦學」。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本來是教育部門的責任,志願者主動為農民工子女輔導,教育部門不但不支持,反而從中阻撓,實在令人憤慨。可見官員們所謂改善農民工子女教育條件的豪言壯語,是何等虛偽,何等惡心!

院校大門朝南開,民工子女莫進來。農民子弟讀書難問題積重難返,如果當局仍不正視,跨代貧窮必將愈演愈烈,社會矛盾必將日益惡化,所謂和諧將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