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協議聊勝無 氣候應對路漫漫

坎昆協議聊勝無 氣候應對路漫漫

為期兩周的墨西哥坎昆氣候大會,算是功德圓滿。在經過馬拉松討價還價後,一百九十三個國家達成協議,同意設立綠色氣候基金,由發達國家出資一千億美元協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遷。這是世界各國首次攜手採取實質措施來解決氣候問題。無疑,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等人形容,坎昆協議標誌着各國邁出重要一步,但是,協議能否真正落實,尚有疑問;應對氣候變化上,顯然遠不足夠。

去年十二月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期望愈大失望愈大,經過這次教訓,坎昆氣候會議,一開始就定調「務實」,不求大突破,只求小進展,不要由上而下的具法律約束力協議,寧願由下而上一步步切實而行,結果經過兩星期的苦戰,談判代表達成兩項協議,除了設立千億綠色氣候基金外,也同意發達國家在應對氣候變遷上,必須繼續扮演帶頭角色,這些國家須在一九九○年的基礎上,到二○二○年絕對減排兩成五至四成。各國談判代表顯然興奮莫名,自吹自擂策略聰明,技巧高明。不過,綠色和平組織潑冷水,形容坎昆協議拯救了氣候會談判程序,但拯救不了氣候。

事實上,談判代表任何大想頭,根本無法實現。碳排放量全球排第二,也即佔整體兩成的美國,執政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慘敗,眾議院控制權落入共和黨之手,任何新的具法律約束力的減排協議,都不可能在新一屆國會通過。

從九二年起,各國開始正式磋商如何共同應對氣候變遷,但談來談去,都只停留在「說」層面,今次捲起衣袖「做」了。不過坎昆兩項協議,其中要求發達國家絕對減排兩成五至四成一項,仍然空洞,僅為參考目標;設立綠色氣候基金,算是一項突破,然而協議不具法律約束力,發達國家會否口惠而實不至,成為疑問,正如美國之前承諾撥出三百億,資助發展中國家,這筆錢迄今未見影蹤。美國多名共和黨參議員日前提出凍結撥出資助,認為在國家處於巨額赤字情況下,實在不該基於不準確資料,貿然把納稅人金錢捐獻給氣候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