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虎視寰球:印度增兵是內部消費

據報道,印度突然宣布增兵阿魯納恰爾邦,而且人數高達五、六萬人,同時放出風聲,說中國對印度的威脅比巴基斯坦更大。原本平靜的中印邊界問題,又突起風雲。

中國在一九一一年才真正成立現代型的國家,但前後約一百多年都是處於戰亂狀態,因此對邊界的定義非常模糊,要劃界,真是談何容易。

中印邊境起風雲

中國跟印度有爭議的邊境地區主要有兩處,一處是喀什米爾,另一處是藏南地區,也就是印度稱的阿魯納恰爾邦。

中國和印度的邊界,主要是以喜馬拉雅山山脊線為界,現時的爭議地區,是在山脊線的南部,也就是靠過去印度的一方。其他邊界地區,均是人迹罕至,所以大家都約定俗成,不去爭它。

藏南地區有一特點,就是海拔較低,平地也較多,印度洋的水氣剛好被喜馬拉雅山擋住,造成藏南地區雨水較充足,氣候也適宜畜牧,所以聚居了一批西藏人。

中印以前根本就沒有真正劃過界,藏人在這地區居住有年,而西藏又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在劃界的時候,中印雙方都應該考慮到人的因素。

然而,在二十世紀初,英屬印度總督麥克馬洪單方面自行劃界,在地圖上大筆一揮,以紅筆畫下一條中印邊界,那就是以喜馬拉雅山山脊線為主的麥克馬洪線,藏南地區就此被劃到印度的國境,成為阿魯納恰爾邦。

印度之後又誘使十三世達賴簽訂條約,承認這條麥克馬洪線,但中國政府從不承認。

這片有爭議的地區大約是八萬平方公里,中國認為這是中國的領土,但位置偏遠,也就沒有刻意駐重兵防守,而只是設置一些哨所,反正西藏也是自治區。但在一九六二年,印度要顯示其對藏南地區的主權,終於開展軍事行動,引發了中印軍事衝突,最終印度戰敗。

然而,中國當時要顧及全球的戰略需要,不想徹底跟印度鬧翻,所以衝突完結之後,就撤軍撤防,回復往日的情況,以示對印友好。印度見有機可乘,隨即轉為低調,向藏南地區大量移民,改以滲透形式進入藏南。

中國的立場,是不承認麥克馬洪線,但同意以協商形式解決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這原則在跟俄羅斯的談判最為成功。中俄其實也曾經因為邊界問題而兵戎相見,但在互諒互讓的合作精神下,最終解決邊界問題。

辛格出招顯顏色

印度今次增兵藏南,相信是「內部消費」的決定。印度國大黨最近在大選中大獲全勝,國際上對印度一致唱好,所以,總理辛格在這樣有利的形勢下,再來一次藏南增兵,既增加一點危機感,也表達自己在經濟改革有成之餘,亦不忘捍衞國土,就算是急劇冒起的中國,印度也毫不示弱,勇往直前。

辛格這番政治動作,可說是討好而不吃力。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突擊孟買,印度不敢吭聲,因為巴國並不好惹。而中國強調和平發展,印度就算在藏南大練兵,也無甚風險!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