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2009
港府在錦𥉐大道使用權問題上一直袖手旁觀,終再次引發屋苑居民和貨櫃運輸業人士正面衝突。逾百名錦𥉐花園居民、村民及貨櫃車司機昨日在屋苑外擺陣對峙,期間雙方更一度發生肢體碰撞,混亂期間有人不適暈倒。政府強調事件涉及私人糾紛,「拋波」建議雙方循法律途徑解決,又拋出建造替代道路的陳年建議圖平息民憤,可惜新路最快卻要二○一二年才能建成。多次協助港府調停錦𥉐大道問題的行政會議成員兼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怒轟政府不負責任,新路工程一拖兩年,致又觸發新一輪衝突。
錦𥉐花園管理處前日起,在錦𥉐大道設置閘杆及豎立指示牌,禁止貨櫃車使用。事件引起附近的貨櫃場場主及村民不滿,昨晨九時許,三部貨櫃車駛至錦𥉐大道與錦壆路交界閘口,開始堵塞錦𥉐大道。數十名錦𥉐花園居民到場不斷怒罵司機阻塞交通,其後大批大生圍及附近村民到場聲援司機,其中十名婆婆更坐在錦𥉐花園的閘口外,令上址交通徹底癱瘓。部分情緒激動的人士更互相推撞及挑釁,警方需要上前制止。
錦𥉐大業主促政府回購
運輸署助理署長羅鳳屏及元朗民政事務專員楊德強其後到場調停。楊德強稱,曾向錦𥉐花園大業主建議,由港府資助一百五十萬元一次性維修錦𥉐大道,但大業主要求港府回購大道及拒絕接受資助。政府消息指出,事件屬私人糾紛,以公帑回購道路不合理,若要全面維修大道,涉及費用需要一千萬元。
各方經協商後,村民承諾未來兩、三天不會再堵塞通道,待政府提出合理的建議,昨午三時半,持續近六小時的堵塞行動才暫時結束。
政府消息人士強調,行政當局難以干預私人糾紛,並指出根據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地契,村民是有權使用錦𥉐大道,但事隔多年,土地多番轉讓,難以確定村民的使用權,而業主對道路是否擁有絕對使用權,一切需要由法院釐清,不贊成由長者堵塞道路或者加設閘杆,又建議村民若真的有大道使用權,可申請禁制令禁止錦𥉐花園管理當局設置閘杆。
為化解目前僵局,港府建議只在繁忙時段,禁止貨櫃車使用錦𥉐大道,又計劃動用近一億元在錦𥉐大道的壆圍建設一條全長十點三米的雙程行車道,接駁青山公路潭尾段及錦壆路,用作分流重型車輛「避免」使用錦𥉐大道,但新路最快亦要到二○一二年才能啟用。
代替道路工程一拖再拖
大生圍村村民代表黃偉強表示,會考慮政府提出只容許貨櫃車在非繁忙時間使用錦𥉐大道的方案,並指若最終未能妥善處理,村民不排除訴諸法律。錦𥉐花園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覺暉則明確指出,會堅持繼續禁止貨櫃車使用大道,並透露周四會與村民及政府代表開會繼續商討大道的問題,希望各方能釋出善意。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表示,早於廖秀冬擔任環境及運輸局局長的年代,他已協助調停錦𥉐大道使用權的爭拗,政府兩年前亦承諾會興建新路,事件本可圓滿解決,不過新路工程一拖再拖,終再爆發今次衝突事件。
劉皇發批評政府建議村民用法律途徑解決事件,是不負責任,而且不滿政府以藉口用公帑購入錦𥉐大道是開壞先例。他稍後會約見新田鄉事委員會及錦𥉐大道的業主,希望事件「有彎轉」,鄉議局今日會議亦新增此議題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