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復談 台灣得益

15/06/2008
文: 黃毓民


海峽兩岸兩會(大陸海協會、台灣海基會)復談,六月十三日在北京共同簽署兩份協議,包括周末包機直航及大陸居民赴台觀光,馬英九競選總統時開的兩張支票,得到北京的「背書」,可以兌現。

對兩會恢復事務性功能性協商,民進黨也只能以反對黨的立場,「以否定為肯定」,這就是形勢比人強。

北京為了拉住台灣不要往獨立的路走,充分利用此次國民黨重新執政的歷史契機,恢復停擺了十幾年的兩岸功能性事務性協商機制,而且盡量「遷就」。平情而論,如果不是北京的讓步,兩會復談不可能在馬英九就任總統後一個月不到便「上馬」。大陸海協會會長是在馬英九就任總統後改選,那是為了「配合」六月十三日的兩會復談。國台辦主任由前駐日本大使王毅出任,據分析也是為了方便將來討論開拓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

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時,「得寸進尺」的喊話:兩岸不論在台灣海峽或國際社會,應該和解休兵,尋求合作,各盡所能,齊頭並進。江丙坤又說:台灣的人民對於有尊嚴地加入國際社會非常重視,如果在國際社會不斷遭受挫折,必定會衝擊兩岸關係,希望未來兩岸在國際社會上能以正面態度互相協助。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若能攜手並進,在國際社會互相扶持,共同合作,對兩岸關係進一步的開展,絕對是正面的助力。

江丙坤向胡錦濤「喊話」,除了是為馬英九傳達一個「台灣人民要有尊嚴」的訊息,也是說給島內泛綠陣營聽的,兩會復談並沒有影響「台灣主體」,也沒有自我矮化。

北京可在兩岸人民交流方面遷就台灣,但牽涉到主權爭議,必然是寸步不讓。如果在台灣開拓國際空間的問題上讓步,會打開缺口。在可見的將來,繼續在國際社會打壓台灣生存空間的政策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