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妮敗選原因何在

07/06/2008
文: 張志剛


目前,美國民主黨的希拉妮相信正在忙尠撰寫其退選演辭,把握她最後可以令全國聚焦的機會,讓美國人留下對她最美好的回憶。

幾星期前,本欄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如果按美國大選的制度來計算民主黨內的提名票,希拉妮早已勝出,不必捱到最後一輪的十個州初選;但民主黨採取不同的提名程序,令希拉妮輸給奧巴馬。

選民不想兩大家族壟斷
這個分析只是一個解說,並且以全國大選模式為標準,但理論上而言,兩套選舉制度就是兩種選舉制度,我們只可以說民主黨在選舉策略上有點不智,但卻不能說民主黨的提名制度不公平或者不民主,又或者偏幫某一候選人。

更重要的是,民主黨的提名制度一向如是,而不是今屆才有所改變。在民主黨高層看來,他們的提名方式可能更有代表性,更符合民主的精神。

況且在去年底,希拉妮曾經跟許多媒體私下表示,今次提名戰只是例行公事,她有百分百的信心。這個百分百的信心,是以民主黨原有的提名程序為前提的,所以,用比例代表分配提名票數只是解釋希拉妮落敗的其中一個原因,但卻不是導致希拉妮落敗的主因。

全世界都在討論希拉妮大熱倒灶的原因。從戰術上而言,希拉妮的確是過分輕敵,她去年底那百分百的信心,令她以為今次初選只是走過場式的例行公事,她只需展示她的笑容和手勢,就可以贏得選舉。但當初嘗敗績,看到選民的真正面孔時,她再要力拚,才發覺許多方面都準備不足,最後只能把眼淚也帶上戰場!

輕敵其實也是一個次要的原因,最重要還是要解釋選民為甚麼會不把選票投給希拉妮。就算希拉妮去年還是氣勢如虹時,本欄已提出三大危機,第一是美國選民對希拉妮的態度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就算希拉妮的支持度攀上高峰時,她同時在最不想當選排名榜上名列前茅,這就是說明希拉妮有太多天生的敵人。

第二是女性的身份。在初選後期,前總統克林頓已表示,美國人歧視女性多於歧視黑人(更何況奧巴馬只是半白不黑的混血兒)。美國人無法放心由女性擔任總統和三軍統帥,這就導致最初民意調查和真正投票時的落差。

最後,也是個人相信最決定性的因素,就是美國作為民主大國,她的國民不想布殊—克林頓—布殊—克林頓,兩個家族包辦逾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最高權力。這個信念在投票的最後一刻,就發揮很大的作用。

奧氏重燃國人政治熱情
對於奧巴馬,美國以外和美國本土的看法也出現了落差,一些美國來客報道了第一手現場消息:近年美國人非常厭倦政治,政治集會只是小貓三兩隻,這連希拉妮的競選集會也不例外。但奧巴馬卻有所不同,所到之處都是人山人海,而且非常投入。奧巴馬的特點,就是重燃美國人對政治的熱情,這就是所謂「求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