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濫藥活腦 聰明恐被聰明誤

11/04/2008


腦袋是人體最神秘的器官,即使絕頂聰明如愛因斯坦亦未能把人腦潛能完全發揮出來。踏入廿一世紀,愈來愈多人傾向服用藥物增強記憶力和集中力,除了那些面對無休止考試的莘莘學子、深入敵方陣地的軍事人員,就連靠腦袋搵食的研究員和科學家亦不執輸,一項調查發現,五分之一受訪的科學家承認單純為了活腦服藥。聰明的人當然希望頭腦更為聰明,但這些「聰明丸」的效用未獲全面證實,若活腦不成之餘還濫藥成癮,豈非聰明反被聰明誤?

這項網上調查由英國科學刊物《自然》進行,結果發現絕大部分受訪者為了增強集中力而服藥,六成受訪者表示每日或每周定時服藥,當中以醫治「專注力缺損過動症」的「利他能」最受歡迎,六成二受訪者表示曾服用,其次是用來治療睡眠失調症、有效對抗疲勞和時差的「莫達非尼」,有四成四受訪者曾服用,第三位為用作降血壓的「beta受體阻斷劑」,它具有減輕焦慮感的作用。

大部分受訪的《自然》訂戶是科學家和研究員,但有趣的是,他們當中不少人承認為了提升集中力而服藥,就連這班對服用興奮劑潛在副作用有較深入認識的學者亦甘願冒險,服用聰明藥的誘惑可見一斑。調查亦發現受訪者心情矛盾,八成六認為十六歲以下兒童應避免服用這些藥物,但卻有超過三成受訪者表示,若子女的同學有服用這些藥物,他們亦有衝動讓子女服藥。濫藥醒腦蔚然成風,與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的心態有莫大關係。

約五成受訪者表示服用這些藥物會帶來頭痛、神經過敏、焦慮和失眠等副作用,但近七成受訪者竟表示甘願冒險承受輕微副作用。美國全國濫用藥物研究院負責人表示,人們一廂情願以為服藥可提升認知能力,但根本沒有證據證明這點,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濫藥心態,長此下去或演變成一種藥物依賴。

姑勿論這些聰明藥成效如何,服藥增強集中力與記憶力始終難以擺脫道德爭議。目前的考試制度不像體壇那樣設有藥檢,考生毋須擔心因服用「禁藥」而被褫奪成績,若某些考生堅持不服藥上場應試,那些有服藥的應否被當成是作弊呢?

能否維持高度集中力與強大記憶力,還要視乎心理素質和本身體質,藥物只屬輔助性質,過度依賴某程度上是自欺欺人,亦可能弄巧反拙。若聰明的人服用這些藥物後便能變得更聰明,那麼為何像愛因斯坦和霍金那樣聰明的科學家始終寥寥可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