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07日

依小山丘地貌 打造八景點
赤柱馬坑村建生態園

07/04/2008


【本報訊】曾因砍樹問題遭擱置多年的赤柱馬坑公園發展計劃重新上馬,可望於二○一○年首季完工。房屋委員會正為馬坑擥旁的小山丘,建造一個佔地五公頃、以保育自然生態環境為原則的公園進行招標,重點發展八處特色自然空間,包括蝴蝶園、健身圍和桝育徑等,預計造價約五千萬元。

赤柱馬坑擥小山丘公園位於赤柱灣沿岸的小山丘,距馬坑擥約二十分鐘步程。房屋署總建築師何樂素芬表示,諮詢區內居民及環保團體意見後,決定把公園設計保留小山丘原貌,減低人為建築。

須移走100棵樹
她稱,公園設計會因地制宜,利用現有小山丘的地貌發展為八個主要自然景點,包括將面向天后廟的平台發展為蝴蝶園,進行蝴蝶培育及樹木保育、在北帝廟附近設自然生態角介紹公園特色,以及於園中最大平台築成桝育徑介紹林中樹木。當局也會優化配套設施,如修建樓梯、加設扶手、新增保安及照明系統和洗手間。

房屋署高級園景師姚寶隆表示,山丘上約有二千棵樹,台灣相思和銀合歡共佔三成,血桐約佔兩成五,為鞏固斜坡安全及令生態多元化,須移走約一百棵樹,包括相思及銀合歡,前者因開花後不結果難以吸引雀鳥,後者則令附近樹木難以生長。他稱,公園將來會新增約二十多種植木,以吸引更多蝴蝶、昆蟲及雀鳥。

姚表示,當局已有一個為期十年的長遠生態管理大綱,每三年分階段實施,首階段種植本地及昆蟲喜愛的植物,替代現存外來品種,尾階段進行生態評估及檢討大綱成效。

工程於今年七月前完成招標,八月展開,預計二○一○年三月竣工。工程期間需封閉小山丘,北帝廟將暫移師至天后廟供信眾參拜,不屬園內範圍的觀音寺則不受影響。

小山丘原是舊馬坑擥,港府於一九八八年決定清拆重建舊馬坑擥,新馬坑擥公屋於一九九四年落成,但小山丘因乏人打理而荒廢,房委會於二○○一年批准在該處興建盆景公園,但是其後計劃因為環保團體批評工程砍伐逾五百棵樹而被終止。



       



 

 



| 廣告價目 | 聯絡查詢 | 會員通訊 | 版權收費 | 企業關係 | 免責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