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問總理 何時有回音

06/03/2008


今年兩會,被官方媒體宣傳為「開明、開放」的兩會,尤其是諸如「網上問總理」、「我給總理支一招」等互聯網徵集問題模式,更被當局作為開明政治的標誌大肆宣揚。這些所謂的「民意通兩會」雖然熱鬧紛呈,但具體效果如何,需要打個問號。

兩會期間,內地幾乎所有大型門戶網站都建起了類似於「我有問題問總理」這樣的留言區。這些留言區吸引了大量網民,發言非常踴躍。在人民網強國論壇上,「我有問題問總理」和「我給總理支一招」這兩個帖文區,一個星期之內便有超過三十一萬人次點擊、近五千條留言。而在新華網上,截至三月三日,各種提問、建言已經達到了三萬多條,有一百五十萬人次的網民參與。「網上問總理」已經成為一道相當壯麗的景觀。

網友們所提的問題,可以分成兩種,一種關係到個人或者家庭的微觀問題,比如抱怨單位官員腐敗、濫權,或者生活困難能否得到補助;另一種問的是國計民生的宏觀問題,比如物價何時不上揚、樓價何時能下跌、外交如何不示軟等等。

網絡直通兩會,網絡直通總理。當局的宣傳,激發了網民們無限的激情,但結果卻可能事與願違。這些問題大部分不過是網友間互相閱讀,很快被資訊的洪流淹沒。有代表性的問題,也許剛好觸動了媒體的興奮點,被挑選出來,成為記者向代表、委員或有關部門提問的一部分,但基本上不會得到正面答覆,即使有了承諾式的答覆,也沒有人去跟進約束。說到底,這些問題問了也是白問,結局只能是泥牛入海。

政治花瓶 脫離民意
當局只需要「尊重網絡民意」這個美譽,並非要真正解決問題。「網上問總理」這件事的實質,是浪漫多於現實、形式重於內容,是當局安慰蟻民的迷魂藥。如果當局真要蒐集民意,中南海大可以打開新華門,將北京上訪村那些無家可歸、無處伸冤的訪民請進去做客!

不過,值得深思的是,為何「網上問總理」會如此火爆?關鍵是民意表達的渠道太少太窄。眾所周知,兩會的代表們很多都脫離民眾,他們在當地選區既無辦公室亦無工作團隊,根本不知道普通老百姓的所思所想,而且這些代表到了兩會現場,個個謹言慎行,不敢直陳時弊,更不敢炮轟問責,形同政治花瓶,如此一來,如何能反映民意,傳達民聲?

即便是溫家寶每年在兩會答記者問,所回答的問題也不過二十個,而且很多提問者都是當局事先指定,所提問題更要提前送審,否則即使將手臂舉斷,也未必有機會發問。在這種機制下,很多尖銳的問題被過濾掉了,最真實的民意被淡化了。政令難出中南海,民意難過長安街,這已是基本國情,如果體制不變,當局宣揚的所謂「網上問總理」的民意盛宴,只不過是一場徒勞的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