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 不能分豬肉

08/02/2008


根據安排,一年一度的「兩會」將於三月初先後召開。今年「兩會」適逢政府換屆年,按理說,國務院領導成員組成應是一大看點,但由於總理、副總理人選都已沒有秘密可言,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大部制改革反而成了人們最大的期待。

為此,胡總不惜在十七大報告中以相當篇幅加以論述,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十七大之後,當局又組織宣傳媒體對大部制改革進行輿論造勢,大部制改革還未出籠,就成為人們關注焦點,這在中共歷史上是不多見的。據說,由新任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掛帥的這項改革正在按部就班推進,今年三月的「兩會」上會有具體舉措出台。

大部制改革要解決機構重疊、職能交叉、權責脫節等政府管理問題,所以必然要合併一些部門,減少部門數量,但大部制改革絕不應削弱政府職責,實行一切放任自流,而是要強化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公共服務的作用,實行該歸市場管的,要還給市場,該歸政府管的,政府一定要負起責任,不能推諉,更不能失職。綜觀世界,無一個國家信奉市場可以替代政府,關鍵是兩者各自定位要清晰。

目標值得期待 過程複雜萬千
大部制改革要解決政令不通、政出多門問題。當前,當局很多政策難以真正貫徹落實,部門和地方時常以各種理由、各種形式搪塞,致使很多政策走形變樣,失去效力,影響當局形象。由於政令不暢通,胡溫有時拿掉政府大員顯示其決心,比如抗擊沙士時;有時以事必躬親的姿態顯示其決心,比如今次抗擊雪災,胡總親自到幾十米深的礦井下考察,溫總數次到一線督促救災。但事情的解決不能都靠這種非常規手段,必須靠政府制度化運作體系。

政令之所以不暢通,之所以政出多門,是因為各部門有各部門的利益,都不從全局考慮,導致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利益集團化。大部制改革當以確保政令暢通為目標,通過改革消除部門利益,切斷部門和權貴階層的聯繫,斬斷部門和既得利益集團的紐帶,根除部門和漢奸買辦的勾結,讓政府真正站在公眾角度,從國家利益出發做決策。部門沒有了自己的利益,加之有力的監督,政令不通、政出多門的問題自然會解決。

所以,大部制改革目標不能簡單地定位於取消幾個部委,更不能看作是無原則的削弱政府權力。改革是要協調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不是使市場和政府有此無彼。

這個目標值得期待,但由於涉及問題複雜多變,也不是單一的改革就能解決問題。大部制改革困難重重,稍有不慎,將可能流於形式,這將是對溫家寶新一屆內閣的巨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