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巴國父子兵

03/01/2008
文: 張志剛


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娜齊爾在回國前,大概已評估過遇刺的風險,但最終還是選擇回國,原因不外乎兩個:一、她迷信背後有美國撐腰,巴基斯坦政府不敢造次,一定向她提供保護;二、權力對一個政客而言,往往比生命更為重要。在這兩個因素相互影響之下,貝娜齊爾最終選擇了歸國,也踏上被恐怖分子暗殺的不歸路。

亂局中難殺出重圍
貝娜齊爾遇害的消息固然令人傷感,但人民黨在她辭世後的安排,就更加叫人無奈。人民黨由貝娜齊爾的父親布托創立,之後由貝娜齊爾繼承;在她遇刺之後,再由她的兒子比拉瓦爾接任黨主席。比拉瓦爾今年只有十九歲,還在英國唸書,在目前的動亂時刻把他推上前台,除了能凝聚支持者對貝娜齊爾的懷念之外,恐怕在政治的實際運作上起不了任何作用。而他的父親扎爾達里已被視為比拉瓦爾的背後操縱者,甚至在會見記者時,也名正言順地以「主席的父親」來發號施令,但以他在巴基斯坦政壇的往績以及「百分之十回扣」的稱號,相信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之輩。

人民黨這對父子兵,一個是無知,一個是貪腐,相信很難在巴基斯坦目前的亂局中殺出重圍。總統穆沙拉夫目前的策略應是亂中求穩,要避免在他掌控的政府以外,再形成一個足以挑戰他的主流政治力量。行刺事件讓人民黨的勢頭往上衝,但那對父子兵力量有限,所以最符合穆氏的政治利益,就是把國會選舉向後推,消化一下暗殺的影響,再讓那對父子兵闖一點禍,搞一點醜聞,向上衝的勢頭便不會持續很久。而人民黨在這對父子兵的手上,恐怕沒有甚麼前途,也不可能對穆沙拉夫構成任何影響。

謝里夫威脅性更大
至於另一反對派領袖謝里夫也是來勢洶洶,在目前的形勢下,他是穆沙拉夫最強勁的對手。但謝里夫的基本政治立場是反美,所以正好被穆沙拉夫拿來對付美國。萬一穆氏被美國逼下台,通過選舉取得權力的,一定非謝里夫莫屬;而謝里夫真的掌了權,美國在整個中亞地區的立足點將被削弱。正因為謝里夫對穆沙拉夫所產生的政治保險功能,也令他比貝娜齊爾更為安全。

所以,穆氏目前一定是穩住謝里夫,不讓他擴大,但還是給他一點政治空間。至於比拉瓦爾那對父子兵,就算不刻意收拾,也不會搞出甚麼花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