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8/2007
【本報訊】爭取多年的馬鞍山海濱長廊計劃,年初獲立法會撥款二億五千多萬元後,近月正式動工,地盤原有的三百多棵銀合歡樹,最近因保育價值低而「無得留低」,更被連根拔起及下落未明。樹木專家對當局做法感可惜,認為應順其自然,只需加設涼亭、長椅等將該區變成半自然式公園,已可平衡自然保育及滿足居民休憩場所的需求。
專家:可發展半自然式公園
樹木專家、香港大學地理系講座桝授詹志勇指出,銀合歡樹的自然價值雖不高,但長得如此茂密屬難得一見,對移樹做法感可惜,且該區環境並不理想,未必適合所有植物生長,當局原先可考慮發展為半自然式的公園,即順其自然由樹木選擇居所,日後維護開支亦相對較低。
該區區議員李立航稱,已經就海濱長廊工程舉行四次居民大會,居民大都贊成盡快興建,未聽聞有人反對移樹,且被移走的樹均非古樹或有保育價值的樹,樹齡不超過十五年,大部分為銀合歡樹,重新栽植的成活率較低。
馬鞍山海濱長廊佔地約五點二公頃,長三點二公里,由馬鞍山公園一直伸展至錦泰苑,康文署在二○一○年工程完成後將重新種植八百五十棵樹、逾十一萬叢灌木及闢設一萬六千平方米草地。
千億爭產獨家直擊陳振聰行蹤曝光
詳情瀏覽《龔如心遺產爭奪戰》專輯
清拆「皇后」請願人士聲稱再有行動
詳情請即瀏覽《皇后碼頭最後的一夜》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