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2006
法例規定商人須有合法牌照才能出售金錢龜,出售時,亦要把牌照轉到購買者名下。但本報發現大部分出售金錢龜商人,售龜不售牌,更有明目張膽誤導消費者指「人工繁殖唔使有牌」、亦有指「賣簕要有牌,買簕就唔使」!環保人士批評事件反映當局在保護瀕絕物種上,有心無力,造就無良商人為一己之利漠視法紀,要求當局透過「放蛇」行動加強巡查,並且增加罰款以加強阻嚇作用。
金錢龜又名三線閉殼龜,產地遍及香港、海南島、南中國及越南等地。九九年以前,新界地區如元朗、沙田、大埔、大嶼山等的溪澗,不難發現金錢龜足𤂌,但由於金錢龜具藥用價值,本港周遭地區在濫捕下出現短缺情況,令本港金錢龜成為商人、市民,以至來港遊客搜捕對象。
繁殖難過熊貓
熟悉販賣金錢龜行情的Mark哥說:「金錢龜繁殖仲難過國寶熊貓,所以龜㜈閒閒㳜要兩三萬蚊斤,公簕更要十萬蚊斤,好多人効溪澗度捉到,就坃去賣畀涼茶舖,或擺効金魚街度轉售,捉捉𣈳,香港依家都無乜!」嘉道理農場中國項目部門主管劉惠寧亦表示,本港金錢龜已出現極度瀕臨絕種,但由於領牌有程序規管,故商人即使出售金錢龜,也不會把牌照轉到購買者的名下。
本報日前隨生態專家到新界北區山頭巡視,搜尋不法之徒捕捉金錢龜的裝置。搜索約兩小時後,成功發現數個新置的鐵絲網籠及一些舊式陷阱。該名專家透露,過去五年他在港九各處共找到近二百個籠,檢獲約十隻野生金錢龜,全部交由嘉道理農場飼養。而捕龜人士通常會在籠中放置鹹魚,利用氣味吸引金錢龜,一旦龜隻撞入設有閘口的籠內,閘門一關上,龜隻就有入無出,捕龜人士設置陷阱數天後再來檢走龜隻。
訛稱不用領牌
為打擊非法捕龜,漁護署已在部分林木上掛上告示,警告非法捕龜行為。不過專家指出,野生金錢龜在內地轉手獲利甚豐,縱使深入山林溪澗甚至沼澤捕龜仍吸引不少內地人來港鋌而走險,令打擊活動成效甚微。
本報日前巡視有「金魚街」之稱的通菜街,發現最少五間店舖出售金錢龜,每隻由三百多元至一萬五千元不等,長度分兩吋、四吋、六吋三種,部分店舖標名來源地「湖南」、「梧州」。向職員查詢是否要領牌時,對方卻稱是透過人工繁殖,故可以不用領牌自由買賣;亦有職員指「只要唔係用𨪛食,領唔領牌都無人理!」
據香港法例第187章《動植物(瀕危物種保護)條例》,管有金錢龜須先向漁農自然護理署申領許可證。漁護署指出,申請時要證明有關動物的合法來源,故市民購買時應向店舖取副本,如店舖未能提供文件便不應購買。至於未有許可證管有金錢龜,最高刑罰五十萬元及監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