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時事…社論及專欄

解放與佔領

文: 美國.紐約時報12/10/2003

美國在聯合國再遇挫折。當國務卿鮑威爾向安理會提交伊拉克決議案時,他希望其他國家支持議案中的主要主張,及明白布殊政府只容許他與別國商討議案的次要細則,要點則不容討論。現在,上述情況沒有實現,依據布殊政府的奇怪邏輯,那可歸咎聯合國安理會內的多邊主義,未能夠令各國團結支持美國那不容協商的地位。

今 日 相 關 新 聞 ﹕


  • 《監察網》
  • 漠視師生受傷害
  • 攜手乘風起飛
  • 中東政局震盪
  • 打疫苗 啖野味
  • 我是否需要一支槍
  • 貧富差距最大隱憂
  • 酒泉飛天 還看時機
  • 法律教育何去何從
  • 低能的特區政府
  • 樂見兩岸對話邁向新起點
  • 彼邦出生的政星
  • 新歷史階段需要新大手筆

  •  

    美軍延長管治勢成標靶

    布殊政府與聯合國的爭拗的關鍵,是伊拉克何時及如何正式恢復主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主張訂定移交權力的時間表,或至少象徵式地成立過渡政府。美國則認為時機未成熟,希望駐軍至伊拉克舉行選舉,產生過渡政府為止,為時可能長達兩年。
    相對來看,安南的方法較為明智。美國全權操控伊拉克,代表它將須繼續承擔大部分軍事及財政負累。延長美軍管治對安全無益,反而會令美國繼續成為伊戰後的仇恨情緒針對的主要目標。

    應讓更多國家參與重建

    布殊政府應更專心聆聽承諾打開國際援助大門的建議。布殊多次表示駐伊美軍是解放者而非佔領者,他應該按此邏輯,移交權力予伊拉克臨時過渡政府。
    安南的想法,與戰後的阿富汗推舉卡扎伊為臨時總統的做法差不多。伊拉克的過渡政府,可以在目前的伊拉克臨時管治委員會中建立出來。這樣做將鼓勵更多國家提供軍力及援助重建,亦可讓美國保持在伊拉克的軍事及政治權力。美國政府應與安理會成員國商討箇中細節,但當局將需要表現出比前更大的多邊合作性。

    中東政局震盪